资讯与信息

用深入的研究承载白纸黑字的严谨

  1. Home
  2. /
  3. 著文之声
  4. /
  5. 人在国外如何委托中国律师打官司 ?三种途径详解

人在国外如何委托中国律师打官司 ?三种途径详解

随着出国留学、工作、经商的中国人越来越多,一个现实问题也随之出现: 人在国外如何委托中国律师打官司 ?

根据我国法律规定,委托代理必须经过合法的形式确认,才能被法院认可。对境外当事人而言,委托公证就是确保委托关系真实、合法的关键环节。本文将带您了解三种主要的办理途径,并对比它们的优缺点,帮助您选择合适的方式。


一、为什么需要委托公证?

在诉讼过程中,律师能否合法代表当事人,取决于是否有有效的授权委托书。

  • 法律依据:法院必须确认代理关系的真实性,没有经过公证或见证的委托书往往不被采信。
  • 风险防范:防止他人冒充当事人委托代理,避免产生财产损失或诉讼风险。

因此,不论是中国公民还是外国人,只要身在境外,都需要通过合规的方式完成委托公证。


二、三种主要途径对比

1. 境外公证机关办理(传统方式)

流程

  • • 在所在国公证机关(如美国的公证律师)见证下签署委托书;
  • • 办理海牙认证(适用于海牙成员国),或外交部认证 + 中国使领馆认证(非海牙成员国);
  • • 将公证书寄回中国,由律师提交法院使用。

优点:最传统、普遍认可,国际通用。
缺点:手续繁琐、周期长、费用高。


2. 法院见证 / 视频见证

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《关于为跨境诉讼当事人提供网上立案服务的若干规定》中,专门提到了“委托代理视频见证”。

流程

  • • 外国人或境外当事人先完成身份验证,并提交网上立案申请;
  • • 向受诉法院申请视频见证,由法官在线发起;
  • • 法官、当事人、律师三方同时视频在线,见证委托书签署;
  • • 见证完成后,律师即可代为开展立案、交费等工作。

优点:效率高,见证后立即生效,无需再公证认证。
缺点:目前并非所有法院都有条件实施,适用范围有限。


3. 国内公证处线上视频公证

近年来,国内公证处陆续开通了线上视频公证服务,为境外当事人提供了更便捷的选择。

流程

  • • 当事人准备好身份证件和拟好的委托书;
  • • 与公证员预约线上视频连线,在公证员见证下完成签署;
  • • 公证处出具公证书,并寄送给律师使用。

优点

  • • 时间短,一般 2–3 个工作日即可出件,可加急;
  • • 无需本人回国,全程线上完成。

缺点:需提前确认承办法院是否接受远程公证形式。

人在国外如何委托中国律师打官司


三、委托书的核心要点

在起草或确认委托书时,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内容:

  • 基本信息:委托人和受托人的姓名、证件信息;
  • 委托事项:明确代理原因,例如立案、取证、庭审代理;
  • 授权范围:如承认/放弃/变更诉讼请求、和解、上诉、申请财产保全等;
  • 期限和转委托:授权的有效期,以及是否允许转委托;
  • 签署日期:确保与案件进度匹配。

特别提醒:如果涉及起诉或调查取证,必须在委托书中写明相关权限,否则律师在诉讼中将无法开展工作。


四、办理前的注意事项

  1. 1. 确认法院要求:不同法院对委托形式的接受程度不同,办理前应提前与立案庭沟通。
  2. 2. 确认份数:出具后不能再补副本,建议一次性确认所需份数。
  3. 3. 时间规划:如案件涉及送达、财产保全等,应提前预留办理时间。

五、线上办理委托公证的所需材料

线上办理公证,无需邮寄材料原件,线上发送下述材料电子版即可(扫描件/清晰照片):

  • • 委托人的身份证明材料:身份证+户口簿
  • • 拟好的委托书草稿
  • • 辅助证明材料

六、我们的代办服务

我们可为境外当事人提供:

  • • 全程线上公证代办;
  • • 材料预审,避免退件风险;
  • • 可加急办理,缩短等待时间。

通过专业代办服务,您无需回国,即可顺利完成委托,确保案件代理合法有效。


七、结语

人在国外如何委托中国律师打官司 ?这其实并不复杂。
无论是通过传统公证认证、法院视频见证,还是国内公证处线上公证,都可以实现合法有效的授权。

不同方式各有优缺点,选择合适的渠道,就能在保障合规的前提下,省时、省力、省心。
如果您需要国内公证处线上公证支持,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全程代办,帮助您顺利完成委托手续,让律师在中国为您全权代理诉讼。

本网站由北京著文翻译有限责任公司(以下简称“著文翻译”)创设,本网站提供的任何内容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数据、图表、图象、声音或视频等)的版权均属于著文翻译或相关权利人。未经著文翻译或相关权利人事先的书面许可,您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、再造、传播、出版、转帖、改编或陈列本网站的内容。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本网站的行为都将违反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际公约的规定,著文翻译充分保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的权利。